Q9 测量内部温度时有什么注意点?

大致有以下三点。



(1)关于传感器与被测物的热容量

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从被测物获得热量,使感温部与被测物达到相同温度,然后显示感温部的温度,因此如果被测物的热容量太小的话,那么测量行为本身可能导致误差。
例如,在测量量筒中倒入液体然后测量其温度时,放入细传感器、中传感器和粗传感器的结果会有所不同。

q9画像1

请看上图。左、中、右依次是放入细传感器、中传感器和粗传感器的情况。
放入粗传感器时,与细、中传感器相比,当然更容易使被测物冷却。最后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是变冷后的液体温度,这样的测法也就失去了意义。
“那么,任何被测物都选用细传感器就好了吧!”话虽这么说,因为细传感器不结实而容易损坏等原因,粗传感器由于结实,基本不会损坏,加上其中的热电偶丝可以做得更粗,即使在高温下也能使用。
所以“量体裁衣”选用才是上策。

(2)关于插入长度

在测量内部温度时,插入长度很重要。(应为传感器外径的15~20倍。)
如果插入长度不足,那么传感器不能很好地从被测物上获得热量,且散热影响会变大,因此可能导致测得的温度低于实际想测的温度。

q9画像3

请看上图,左、中、右依次是传感器插入得深、稍浅和最浅的情况。传感器的感温部在前端,因此如果插入得浅,那么受孔外散热的影响,感温部会冷却。
如果插入得深,那么散热部位远离感温部,因此不易受到孔外散热的影响。
基本不受散热的影响的深度应为外径的15~20倍。

(3)关于与孔之间的间隙

与孔径之间的间隙也很重要。
如果间隙大,那么传感器的贴合性就会变差,而且风也会从间隙中进入,因此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变慢,可能导致测得的温度低于想测的温度。

q9画像4

如果插入长度足够,那么开孔只要实际孔径大致比传感器外径大0.2~0.3mm左右即可顺利测量温度。
例如传感器外径是φ3,那么孔径为φ3.3左右,传感器外径是φ5,那么孔径为φ5.3左右。


用内部温度传感器检测时的注意点

*有没有用粗传感器来测热容量小的被测物?
*插入长度适当吗?(外径的15~20倍)
*传感器插入孔有过大的间隙吗?(外径+φ0.2~φ0.3左右)